午夜免费在线_久久久另类综合_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天天操夜夜欢

建議/提案提出者: 朱建國 建議/提案號: 28
標題: 關于增加農村環境整治資金投入的建議
建議/提案內容:

近幾年,為徹底改善農村臟、亂、差的面貌,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在推進建設過程中,垃圾處理、道路硬化、道路亮化、綠化等一系列措施的實施,都明顯的改善了農村現有的生活環境,這些都離不開資金的保障,目前環境整治費用入不敷出,建議加大環境整治資金的投入,更好的改善群眾生活質量。

承辦單位: 主辦: 農業農村局 協辦: 財政局
答復日期: 2024-06-20
答復內容:

朱建國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增加農村環境整治資金投入的建議》已收悉,感謝您對我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的關心。為了更好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結合我區的實際,并根據我局及財政局聯合會商情況對您的建議答復如下: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工作部署要求,始終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按照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素質”并重的發展理念,高位謀劃,創新協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從“干凈整潔有序”全域治理向“生態宜居美麗”品質提升轉變,積極打造富有江海平原特色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一、高層站位,典型引導,全力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一)組織推進

一是高位推進,高效聯動。區委張建華書記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區委常務會及區委十三屆六次全會上,多次提出在全區啟動、扎實推進、深入推進“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對人居環境工作作重要批示,召開兩次現場推進會專題部署,并對城鄉接合部、高速、高架 “四沿”等重點問題提出工作要求;區級在區委副書記、副區長雙分管的基礎上,區政協副主席專職牽頭推進,各鎮街在分。管領導的基礎上增設主管領導,由副書記或人大主席牽頭協調;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專題調研、工作會議提要求、“四不兩直”入現場,結合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長效管理、污染防治攻堅、河長制、秸稈禁燒禁拋等工作,逢會必提、部署推進。二是制定方案,有序推進。印發了《通州區貫徹落實南通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三年行動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責任分工。到2025年,全區建成15個以上鄉村振興市級示范村(含持續打造示范村),在金沙街道聚力打造1個“一帶多點”鄉村振興示范片,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全面振興示范樣板;對全區207個涉農村(居)全面組織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每年培育40%左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先進村,力爭成功打造70個左右市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先進村。

(二)示范建設

處理好“治標”與“治本”的關系,以整治促建設,以建設促管理、以管理促規范,注重培植特色亮點,力爭形成特色鮮明、富有成效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成果。在全域治理的基礎上,密織精品提升網、村村打造新亮點,精心培育“典型村”,每村打造兩條精品示范路線,以點帶面推進農村全域環境提升,以典型示范農戶推進人居環境工作向橫向落實、深處落細,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夯實基礎。2022年,9個“三美一高”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通過省級認定;2023年,15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通過省級認定(其中8個為“三美一高”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轉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2024年,繼續培育17個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2025年,再培育13個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同時,打造2024-2025年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石港片區。

(三)輻射帶動

到2023年底,全區所有涉農行政村將完成“典型村”打造。我們以簡報和公眾號推廣的形式對典型案例進行展示推廣,通過“典型村”打造和“典型示范戶”評優,建立起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長效管護意識,人人知道應該干什么、怎么干,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營造了互學互促、比學趕超的整治氛圍。各鎮街道通過召開現場會、觀摩會等形式,率先在本鎮街內部學習推廣,通過中期、年終評估交流互評、公眾號發布典型案例、拍攝和播放宣傳片等形式,讓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深入人心。目前,通過典型村打造,劉橋鎮基本實現了村域小循環與鎮域大循環的無縫連接,其他鄉鎮也開始重視并實施村與村之間連接帶整治工作。

(四)水陸共治

農村水環境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區積極開展河道疏浚、生態河道建設等工程,但由于農村溝塘面廣量大,在各鎮仍然存在著水域的系統治理不完善、河坡管護不到位的情況。針對此類問題,區水利局將與區內相關部門一道通力協作,踐行“造福人民幸福的河”的號召,努力營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農村水環境。

二、強化宣傳引導,營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良好氛圍

(一)獎補激發農民主體

為進一步激發農民主體的內生動力,宣傳引導農民群眾共同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區人居辦于2021、2023年開展了發揮農民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中主體作用的活動的通知,隨文也下發了具體獎補辦法,并會同財政局每年籌集獎補資金420萬元,各鎮街、大多數村居也積極響應,進行申報,各鎮街、村居迅速擬定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形成了較好的共治身邊“臟亂差”、共享美好生活環境的氛圍。通過認真考評、及時發放獎補資金,確保此項工作深入開展,收到良好的宣傳引導、整治效果。目前。全區大部分涉農村已開展或正在開展垃圾分類等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有效獎勵積分兌換相應的生活用品、星級清潔文明戶、美麗庭院等評比、掛牌、獎勵活動,全面激發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我們將逐年完善和提高工作標準,促使整治工作不斷走深走實。

(二)宣傳形式豐富多樣

切實加大宣傳力度,持續宣傳發動。要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從對黨員干部的間接宣傳變為對農民群眾的直接宣傳,動用一切宣傳力量,多途徑、全方位,既用傳統媒體(傳統刊物等),更要用身邊自媒體(抖音、手機游戲等)農民群眾廣泛接觸的媒體渠道,把運動式的短期宣傳變為持續的長久的宣傳,組織進社區、進學校、進鎮街宣講,宣傳在各團體、學校、企業人居環境身邊的變化,宣傳各條線上的典型案例;普及環保知識,提升公眾環保素養,形成全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氛圍,最終養成共建美麗鄉村的良好意識。

(三)多方合力擴大宣傳

區城管局要求各鎮街按照南通市要求建設1個鎮級生活垃圾分類宣教站,每個社區(村居)建設1個社區級微型宣教點。利用標語橫幅、農村廣播、宣傳欄和農村宣教基地等資源,宣傳垃圾分類工作。生活垃圾分類與傳統佳節結合,依托學校、社區等開展一年不少于兩次的垃圾分類培訓,提高宣傳系統性、針對性。

區住建局要求根據《南通市2022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動工作方案》(通污防攻堅指辦〔2022〕17號),生態環境、教育、民政、農業農村部門將按職責分工加強宣傳教育,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為重點開展“環保下鄉”宣傳活動,提高村民生態文明意識;推動生態環境保護走進中小學,宣傳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意義、政策措施和良好成效。

通州生態環境局通過“世界地球日”、“六五環境日”等主題宣傳活動,開展環保知識普及,提高村民生態文明意識。

各職能部門均鼓勵和支持農民群眾對身邊的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身邊的農村環境治理效果等進行常態化監督,通過“12345”、“12369”平臺舉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通過手機APP“農技耘”將發現的不正常運行、停運等問題隨手拍并上傳舉報。

三、健全長效機制,夯實基礎保障,逐步提升村莊“造血”功能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均是系統工程,需加大投入、多方合力,單靠財政投入,確實難以長久承擔巨大的資金支出和鞏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成果,基于上述認識,我們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保障機制、項目和資金管理機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維護納入本級預算,加大區鎮兩級財政投入,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整合部門資源,鼓勵鎮村通過資產盤活、鎮企和村企協作等途徑,多渠道籌措資金,形成以集體經濟、受益群體、社會捐贈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努力為環境提升“造血”,并嚴格執行專項管理。2023年總投入約8.087億元。其中區級財政投入4.937億元: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費6410.14萬元;改廁資金1031.234萬元;污水處理治理費3900萬元;公共設施維護資金1350萬元;農村公路建設及養護項目資金9600萬元;秸稈綜合利用資金3400萬元;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600萬元;農村水環境治理經費共11400萬元;綠化及綠美鄉村等資金4700萬元;規劃設計1100萬元;農村住房條件改善獎補項目1200萬元;一事一議獎補資金3082萬元;人居環境綜合獎補1580萬元,其中單列420萬元用于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獎勵。鎮級投入約2.1億元,村集體補充投入約5500萬元,社會投入約5000萬元,村級投工投勞約149.3萬工日。

我們鼓勵鎮街加大對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資金的投入,進一步提高保潔員的工資待遇,并加強對保潔員的考核,逐步實現保潔隊伍的專業化。鼓勵各鎮街符合《農村環境整治資金管理辦法》的相關項目積極向上爭取中央、省環保引導資金,主動開展入庫申報幫扶工作。

2024年,在區財政非常吃緊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投入力度不減,積極籌措資金,支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統籌整合相關涉農資金,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傾斜,一是通過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有效解決村級投入不足,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產業項目,按實際投資額 1/2 給予項目資金扶持,每個項目最高可獲扶持 200萬。對省財政扶持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區級財政按省級以上扶持資金的 一比一安排項目配套資金。二是全力支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片區建設,在省補基礎上,區財政做好資金配套,圍繞片區實際,分類施策,整體打造,綜合提升,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同時,圍繞“補短板、強弱項”要求,有針對性地保持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鎮村也要積極開源節流,集思廣益,挖掘潛力,充分調動老百姓的參與主動性,同時,將有限的財力用在刀刃上,做一件成一件,不做面子工程、政績工程,實實在在讓群眾感受到人居環境在不斷的改善和提升。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作,也是一項持久性工作,需要凝聚社會各方力量,更要充分發揮農民群眾主體作用,必須始終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原則,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不急功近利,而要久久為功。

下一步,我局將重點推進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片區打造及培育村建設;加快改廁、污水治理、生態河道等項目進程;開展好整治成效顯著村居評優工作,注重全域治理和精品提升兩手抓;進一步發揮好農民主體作用,力爭我區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再上一個臺階,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和幸福指數。

南通市通州區農業農村局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