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統計局供稿(楊慧)前三季度,全區建筑業呈現平穩健康的發展態勢,產值繼續增長,競爭力不斷提高,企業運行質量穩步提升,為通州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一、建筑業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特點
(一)建筑業總產值保持增長
前三季度,全區建筑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440.77億元,同比(下同)增長9.0%,其中建筑工程產值1368.19億元,增長6.4%;安裝工程產值72.18億元,增長72.6%;其他產值0.41億元,增長12.8%。
前三季度通州建筑業產值情況
計量單位:億元
指標名稱 |
2023年 |
2022年 |
增幅% |
建筑業總產值 |
1440.77 |
1321.84 |
9.0 |
建筑工程產值 |
1368.19 |
1285.33 |
6.4 |
安裝工程產值 |
72.18 |
41.81 |
72.6 |
其他產值 |
0.41 |
0.36 |
12.8 |
(二)簽訂合同額平穩增加
前三季度,全區建筑業企業簽訂合同額3176.51億元,增長5.2%。其中:上年結轉合同額1911.22億元,增長8.5%;本年新簽合同額1265.29億元,增長0.4%。
(三)省外施工產值繼續增長
前三季度,全區建筑業在外省完成的產值631.49億元,增長4.7%。從地區看,全區建筑企業在外省承攬工程施工已覆蓋全國30個省(市),其中山東、上海、浙江、河北等4個地區完成產值都超過50億元,累計完成產值224.04億元,占全區外省完成產值的15.6%。
(四)建筑業人員素質提升
前三季度,全區工程技術人員2.91萬人,增長17.4%。建筑隊伍的擴大,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在建筑市場中提高競爭力,帶動建筑業的蓬勃發展。
二、當前建筑業發展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低資質建筑業企業數量占比較高
在庫198家企業,三級資質及以下110家,占比55.6%;由于企業資質低、規模普遍較小,技術力量薄弱,只能承建一些建設規模相對較小、附加值不高的施工項目,進而陷入企業無法做大、做強的發展困境。
(二)建筑產業結構有待調整
前三季度,全區完成建筑工程產值1368.19億元,占建筑業總產值的95.0%,建筑業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市場抗風險能力不足。其中,裝配式建筑工程、裝飾裝修工程完成產值156.15億元,僅占總產值10.8%;企業幾乎所有工程產值都來源于建筑工程產值,在其他領域鮮有涉足。
三、建筑業發展建議
(一)進一步培育二、三級資質建筑企業做大做強
加大二、三級資質企業的培育力度,提升企業資質等級,創建優質品牌口碑,充分發揮二、三級資質建筑業企業對建筑業增加值的拉動作用。支持房地產開發項目優先選擇本地企業,鼓勵有能力的建筑企業“走出去”。
(二)優化企業產業結構
全區建筑業企業產值基本都是來源于勞動密集型的建筑工程,在高技術領域少有涉足,要鼓勵企業在新的領域做專做精做特,支持相關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鼓勵機電安裝、裝飾裝修、幕墻、園林古建等特色企業加快發展,培育一批科技含量較高、市場前景廣闊的專業企業,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營造良好的市場運行環境
進一步強化建筑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和運行管理,完善建筑業企業分級管理制度。以政府投資工程為重點,加強招投標管理,加大轉包、違法分包、掛靠等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規范建設市場秩序。切實維護好建筑企業和從業人員的合法利益,努力營造公平、有序、規范的建筑市場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