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在线_久久久另类综合_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天天操夜夜欢

當前位置: 首頁 / 數據發布 / 數據解讀

1-2月通州區規模以上服務業運行簡析

發布時間: 2025-04-27 09:41:59
信息來源: 南通市通州區統計局
【字體:

今年以來,在通州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主要指標平穩增長,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服務業整體吸納就業能力增強,實現良好開局。

一、1-2月服務業運行基本情況

(一)營業收入平穩增長。1-2月,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同比,下同)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11.2%,保持在穩定增長區間。

(二)行業運行呈“七升二降”。1-2月,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列統的9大行業營業收入呈“七升二降”的運行趨勢,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除房地產開發外),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3%、49.8%、21.5%、2.3%、22.1%、39.8%、12.1%;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分別下降0.9%和0.7%。

(三)板塊運行呈“九升五降”。1-2月,全區14個板塊中,9個板塊的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實現增長,其中川姜鎮、興東街道分別增長92.5%、13.4%,分別拉動全區增速7.1、4.2個百分點。5個板塊有所回落,其中平潮鎮、五接鎮降幅較大,共拖累全區增速1.9個百分點。

二、服務業運行中的亮點

(一)部分行業營業收入高位增長。1-2月,有4個行業營業收入超過20個百分點以上,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和房地產業(除房地產開發外),為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的健康運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1-2月,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中,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2.0%。其中,信息服務類企業增速較快,增長51.3%,生產性支持服務、研發設計與其他技術服務、人力資源管理與職業教育培訓服務、交通類服務分別增長25.2%、24.5%、15.0%、9.3%。

(三)規模以上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增強。1-2月,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平均用工人數增長6.6%,人均應付職工薪酬增長2.8%。分行業看,房地產業(除房地產開發外),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的平均用工人數實現兩位數增長,合計拉動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平均用工人數增長3.6個百分點。

三、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服務業行業結構不均衡。從在庫單位數量看,全區在庫單位數最多的兩個行業分別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合計78家單位,占比53.4%,有5個行業門類在庫單位數不足10家,其中規模以上衛生和社會工作行業僅有1家單位,規模以上教育行業至今沒有規上企業納統。行業在庫單位少,反映出抵御風險能力較弱的問題,一旦有某個企業經營不善,可能會引起該行業數據在月度間大幅波動。

(二)企業經營壓力加大。1-2月,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成本增長11.8%,高于營業收入1.5個百分點,營業成本比率(營業成本/營業收入)為87.1%,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成本的上漲擠壓了企業利潤空間,進而加大企業的運行壓力。根據生產經營景氣狀況調查顯示,市場需求不足、市場競爭激烈、用工成本增加是企業在今年年初面臨的三大突出問題。

(三)發展后勁略顯不足。2024年一季度,全區擬申報13家服務業單位升規納統,最終10家通過審核,很大程度上拉動了上年數據增長,但同時也使得基數抬高。2025年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新增申報數量比上年同期減少7家,新增動能不足。經初步測算,4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同期基數將比一季度提升23.1%,到下半年基數將繼續走高抬升,如今年內沒有足夠體量新增企業入庫,后續全區服務業持續增長將形成一定壓力。?

四、意見建議

(一)加大新增培育力度,優化服務業行業結構。針對服務業行業結構不均衡問題,首先要精準制定行業培育清單,深入開展行業內部調研,針對在庫單位少及未實現入規納統的行業,相關部門和板塊聯動,制定重點培育企業清單,形成“一行業一方案”的精準培育機制。二是強化政策扶持引導,設立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向薄弱行業傾斜,在稅收、用地等方面出臺優惠政策,降低企業成本,吸引更多市場主體進入。三是推動企業規范化管理與納統,開展專項培訓,指導企業規范財務管理和統計臺賬,協助符合條件的企業完成納統申報,確保符合條件的企業能第一時間納統。各鎮街、主管部門應繼續重視服務業企業引進及納統工作,形成納統合力。同時,還要關注新增企業的后續成長,加強規模以上服務業在庫企業的扶持引導,增強其發展后勁,確保新增企業帶來可持續性增長。

(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各行業主管部門應深入企業開展調查研究,堅持問需于企、問計于企,充分聽取相關行業企業和專家的意見,科學研判主管行業發展趨勢,把握好政策出臺和調整的時度效,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大力支持企業開拓市場,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做好基礎設施保障,建立相關產業企業信息溝通渠道,依托通州產業特色,繼續壯大園區建設,優化產業結構,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針對企業招工難、用工成本高的問題,繼續完善人才政策,優化人才引進機制,探索建立政企合作的大學生人才庫,向有意向的企業派遣所需人才,費用由政府、企業共同承擔,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的用工需求,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撰稿:秦 碩

核稿:張國峰

(責任編輯:賁慧)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累計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