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異地就醫?
答:異地就醫是指參加我省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城鄉居民參保人員,在參保地以外的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就醫、購藥行為。簡單的說,就是不在自己的參保統籌地區就醫的行為都屬于異地就醫。按照就醫地的不同,異地就醫可分為跨省異地就醫和省內異地就醫。
二、哪些人員可以申請辦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答: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下列人員,可以申請辦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一)長期異地居住人員,包括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等長期在參保地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員。
(二)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包括異地轉診就醫人員,因工作、旅游等原因異地急診搶救人員以及其他臨時外出就醫人員。
三、異地就醫備案登記需要哪些手續?
答:參保地經辦機構按規定為參保人員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所需材料如下:
(一)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備案,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明材料(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和異地安置認定材料(“戶口簿首頁”和本人“常住人口登記卡”或《長期異地居住人員個人承諾書》)(以下簡稱“個人承諾書”)。
(二)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備案,需要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明材料(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和長期居住認定材料(居住證明或個人承諾書)。
(三)常駐異地工作人員備案,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明材料(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和異地工作證明材料(參保地工作單位派出證明、異地工作單位證明、工作合同任選其一或個人承諾書)。
(四)異地轉診人員備案,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明材料(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和參保地規定的定點醫療機構開具的轉診轉院證明材料。
(五)異地急診搶救人員視同已備案。
(六)其他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備案,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明材料(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
四、怎么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如何變更、取消原來已登記的備案?
答:參保人員辦理異地就醫備案登記、變更、取消,可以通過醫保經辦窗口辦理,也可以選擇線上“不見面”方式辦理。
(一)經辦窗口備案:異地就醫人員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明材料和相關備案材料,前往參保地經辦機構窗口辦理。代辦時還需攜帶代辦人身份證明材料。參保地經辦機構確認信息后,當天將備案信息上傳至省級異地就醫系統。
(二)“不見面”備案:異地就醫人員可利用參保地經辦機構開通的線上辦理渠道或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江蘇醫保云APP等多種渠道,申請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通過線上備案渠道申請辦理異地就醫備案的,原則上參保地經辦機構應在一個工作日完成審核備案。
(三)醫療機構備案:異地轉診人員在具有轉診資質的醫療機構,通過醫療機構信息系統直接辦理異地轉診備案手續。
五、辦理完成異地就醫備案后,如何就醫?
答:異地就醫人員可以在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或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查詢全國范圍內聯網定點醫療機構。
就醫人員在就醫地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時,應主動表明參保身份,出示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等有效憑證,應遵行就醫地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管理流程和服務規范。
參保人員在異地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時,通過異地就醫系統,按規定支付應由個人負擔的醫藥費用。
六、異地就醫醫保待遇如何執行?
答:參保人員在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時發生的就醫、購藥費用,執行江蘇省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及耗材和醫療服務設施標準范圍(以下簡稱醫保目錄及范圍),醫療保險待遇執行參保地的政策。參保人員在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時發生的就醫、購藥費用,執行就醫地規定的醫保目錄及范圍,醫療保險待遇執行參保地的政策。異地就醫人員同時享受多個門診慢特病待遇的,由參保地確定待遇享受規則。
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在備案地就醫,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藥費用,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支付比例應與在參保地相應醫藥機構就醫支付比例一致。上述參保人員在備案地確需轉診至備案地外就醫的,執行參保地轉診轉院待遇政策。
按規定轉診到設區市外就醫的城鄉居民參保人員,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支付比例在參保地相應醫藥機構支付比例的基礎上,降低5個百分點。未按參保地規定辦理備案手續,直接至參保地外異地就醫的,基本醫療保險的支付比例在參保地相應醫療機構支付比例的基礎上可適當降低,其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降低10個百分點,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降低20個百分點。參保人員在參保地規定時限內補辦異地就醫備案手續的,零星報銷待遇按照參保地的規定執行。
因突發急、危、重病搶救或醫療機構認為須立即治療的參保人員,就近在非參保地醫療機構發生的急診醫療費用,不降低支付比例。除急診和搶救外,參保人員在非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費用醫療保障基金不予支付。
長期異地居住人員可在參保地和就醫地雙向享受直接結算服務。長期異地居住人員因工作、生活需要,臨時返回參保地就醫或在多個備案地就醫,按照參保地政策直接結算,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藥費用,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支付比例應與在參保地相應醫藥機構就醫支付比例一致。
七、哪些情況下可以零星報銷,需要帶什么材料?
答: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可以按參保地醫保部門規定辦理零星報銷的情況包括:參保人辦理異地就醫保備案登記后,在就醫地定點醫藥機構因未聯網結算、未激活社會保障卡等原因而未能刷卡直接結算發生的醫藥費用;參保人員未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因突發急、危、重病搶救或醫療機構認為需立即治療,就近在非參保地醫療機構發生的急診醫療費用;參保學生在寒暑假期間回原籍地發生的醫藥費用;參保人員異地生育,在就醫地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生育醫療費用;參保地醫保部門規定的其他可以零星報銷的情形。參保人辦理零星報銷所需材料如下:
(一)住院費用:有效身份證明材料(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醫院收費票據、住院費用清單、診斷證明(或出院小結)。
(二)門診費用:有效身份證明材料(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醫院收費票據、門診費用清單、門診處方底方(或門診病歷)。
(三)急診費用:有效身份證明材料(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醫院收費票據、醫藥費明細清單、急診診斷證明(或急診病歷)。
(四)生育費用:有效身份證明材料(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生育或產前檢查醫藥費票據、醫療費明細清單、出院小結等。
除上述材料外,搶救需補充提供門診搶救病歷、出院小結、死亡記錄及死亡證明;意外傷害就醫的需補充提供交通事故認定書、法院判決書、調解協議書等公檢法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明材料,無法提供的應先填寫個人承諾書;“雙通道”管理及單獨支付藥品需補充提供《參保患者“雙通道”管理及單獨支付藥品用藥申請表》;外購藥品需補充提供外購發票、住院醫囑單或外購藥處方原件復印件。
八、參保人員報銷醫療費用的辦理時限有何規定?
答:職工、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在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未使用社會保障卡結算的醫療費用年內至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按參保地政策規定予以核報。
九、腫瘤患者門診有什么特殊待遇?
答:惡性腫瘤患者在辦理特殊病備案手續后在定點單位發生的門診檢查治療醫療費用年累計限額5000元,報銷比例按照2023年同級別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執行,在無等級機構報銷比例按2023年二級醫療機構報銷比例執行。如同級別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高于2023年的,就高享受。待遇享受年限5年,5年后因疾病復發需繼續治療的應重新辦理備案手續。
辦理備案手續所需材料:南通市醫療保險門診特殊病專項申請表(醫院醫保辦蓋章)、與申請病種相關的病歷、出院小結、化驗檢查報告等。
南通范圍內二級及以上醫院醫保服務站可辦理特殊病備案手續。
十、問:居民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有什么待遇?怎樣辦理備案手續?
答:(一)居民兩病待遇
居民醫保“兩病”患者按規定辦理確診備案,享受“兩病”門診用藥待遇的,自備案之日起,在規定的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醫療保險規定的專項門診用藥費用,按照單個病種 1600元/年·人,兩個病種 2000 元/年·人的限額,由社會醫療統籌基金按照50%的比例結付。
(二)居民兩病備案方式
1.存量認可備案
以衛生健康部門居民健康檔案為依托,截止2019年11月30日,對健康檔案中已經明確確診為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經1次以上面對面隨訪管理確認,一直使用藥物治療的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經個人申請,在定點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直接辦理存量認可備案手續,并按規定享受“兩病”門診用藥保障待遇。
2.新增確診備案按照“兩病”疾病準入標準,新診斷為高血壓或(和)糖尿病的居民醫療保險參保患者,經具備“兩病”診斷治療資質的二級及以上定點醫院確診備案后,按規定享受“兩病”門診用藥保障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