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在线_久久久另类综合_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天天操夜夜欢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民互動 / 新聞發布會

2025年通州區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新聞發布會

發布時間: 2025-05-21 14:32:14
信息來源: 區農業農村局
【字體:

5月21日,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區農業農村局在慶豐大樓會議室召開2025年通州區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新聞發布會。市、區媒體應邀出席,相關負責同志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媒體的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區農業農村局聯合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務農重本,國之大綱。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做好“三農”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是向各位記者朋友發布大家共同關心的區委、區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和相關推進落實情況。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區委農辦專職副主任施亞興、區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陳妍池、區農林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馬小莉、區農業農村局鄉村建設促進科負責人季佩華。

主持人:首先請區委農辦專職副主任施亞興介紹一下今年區委、區政府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的有關情況。

施亞興: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省市關于“三農”工作的最新部署,謀劃和推進2025年全區“三農”工作,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奮力開創通州“三農”工作新局面。區委農辦通過認真學習研究2025年中央、省委、市委一號文件精神,以銜接區委研究確定的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為主導方針,征求了區48家部門、單位的意見,牽頭起草了《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區委區政府于5月9日正式印發。《實施意見》共有5大部分、26項具體工作舉措。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錨定加快建設農業強區目標,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具體圍繞“兩增強三完善”來推進各項工作落實。一是持續增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鞏固提升糧油作物綜合產能,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強化科技與裝備支撐,提升農業防災減災能力。二是持續增強鄉村產業綜合效益和競爭能力。提升農業全產業鏈水平,全力抓好現代農業招商,建優建強產業園區,大力推動農業品牌建設,激發農村消費活力,強化農民增收舉措,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三是持續完善鄉村建設體系。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推動和美鄉村由點及片,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區域治水,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全域提升農村生態環境。四是持續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提升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成效,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維護農村穩定安寧。五是持續完善要素保障體系。完善農業經營體系,加快鄉村人才振興,強化鄉村發展用地供給,優化多元投入機制。

文件的有關情況,我就先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施主任的介紹,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

南通日報記者:我是南通日報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2025年我區如何進一步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

馬小莉: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2024年全區糧食種植面積113.95萬畝、總產50.79萬噸、單產445.71公斤,持續保持“三增”良好態勢。今年,我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發力。

一是實施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推行全程精細精準科學管理,確保糧食播種面積114萬畝以上、油料播種面積16萬畝以上。加快良田良種良機良法集成推廣,提升糧食單產和品質,建設糧油高產優質片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推進3.1萬畝綠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設。蔬菜播種面積36萬畝次、總產量82.5萬噸。穩定生豬生產,持續鞏固基礎產能,能繁母豬保有量不少于5000頭。提高家禽產業發展質量。推進水產生態健康養殖,水產養殖面積穩定在2萬畝。

二是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嚴守耕地紅線,加強耕地總量管控和“以補定占”約束,增強耕地占補平衡管理,提升新增耕地質量。分類有序做好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改。持續深化高標準農田建設三年行動,新改建高標準農田5.12萬畝。完善“建管用養”機制,落實財政專項管護資金。開展耕地質量監測、深松(深耕)、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等技術模式,推進耕地質量提升。持續做好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和耕地質量評定工作。

三是強化科技與裝備支撐。積極對接省市農業科研院校,建立健全產學研合作長效機制,加快生物育種、智能農機、數字農業等領域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落地。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關鍵技術研究推廣,依托現有種業資源基礎,構建具有通州特色的現代種業技術創新體系。持續推進農機“兩新”建設,積極申報部省級農機裝備建設項目,開展農業機械報廢更新,促進農業裝備綠色轉型。規劃建設3個區域性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落實農業生產設備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升級。

四是提升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強化農作物重大病蟲疫情監測預警和防控、稻麥田病蟲草害綜合治理,提高小麥“一噴三防”技術到位率。加強農業生產全周期生產服務指導。加強基層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設,全面推進強制免疫“先打后補”。

以上是我的回答,謝謝。

南通廣電記者: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請問,今年我區在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方面有哪些安排部署?

陳妍池: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鄉村要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我區聚焦“農業強區”建設目標,不斷構建“2+4+N”農業全產業鏈發展體系,持續建強“1+2”省市農業產業園區,圍繞優質稻米、綠色果蔬、高效設施農業等優勢產業,打造“1+9+N”通州三級農業品牌,做強做大富民特色產業,加快打造百億級農業全產業鏈。今年我們重點部署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抓好現代農業招商。聚焦央企、國企和頭部企業,緊盯長三角、珠三角和農產品加工發達地區,繪制農業產業鏈招商圖譜,開展“敲門行動”,大力招引一批強鏈延鏈、補短提質的農業項目,布局建設一批高效種植、精深加工、倉儲物流項目。成立農業招商小分隊,實行雙周匯報工作例會機制,完善黨政統管、農口主抓、鎮街負責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優建強產業園區。進一步加大園區載體培育力度,高質量建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持續建設十總鎮市級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園、劉橋鎮出口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園。發揮龍頭企業牽引作用,支持國家級、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增資擴產,發揮其產業鏈整合功能,吸引上下游關聯企業到省市園區集中布局,引導農業生產、加工流通、農資供銷、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等各類經營主體入園集聚發展。著力提升園區功能,加快布局科技研發、綜合服務、休閑觀光等配套功能,不斷提升農業園區承載力、競爭力。

三是大力推動農業品牌建設。深入實施通州區農業品牌建設三年行動,堅定不移推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引導農業經營主體將經營理念、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念等注入農產品品牌。持續打造通州農業區域公用品牌項目,加快培育“1+9+N”三級農業品牌體系。實施“數商興農”行動,建成通州農業電商平臺,建設投用4個線下生鮮驛站,組織直播助農、產銷對接,讓通州“土特產”成為“金招牌”。

以上是我的回答,謝謝。

通州日報記者: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事關農民群眾幸福指數。請問,今年我區委一號文件在推進鄉村建設、持續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哪些部署和安排?

季佩華: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及片區建設,是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有效抓手,也是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創新實踐。2024年,全區15個村居被命名為首批“江蘇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2024年培育的17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和第二批8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和16個先進村建設已全部通過省、市驗收,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石港片區16村聯建124個項目正在梯次推進、全面起勢。全區2024年共完成農村戶廁改造提升16840座,完成率105.25%。2025年,我區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決策部署,以“協同之筆”“共繪一幅圖,共下一盤棋”,在江海平原上書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生動實踐,繼續深化片區建設理念,久久為功打造“全區域協同發展、全要素共建共享”的鄉村振興新樣板!具體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和美鄉村由點及片。高質量建成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通州石港片區,新培育13個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4個市級鄉村振興先行村,深化金沙街道“四村聯建”成效,推動鄉村風貌、產業發展、農民生活實現整體提升。參照省級片區建設標準,謀劃2到3個市級片區儲備項目。常態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鞏固提升特色田園鄉村、美麗庭院等建設成果,新建綠美村莊3個,改造提升綠美村莊1個。

二是全域提升農村生態環境。扎實推進農村改廁,完成農村戶廁改造5000戶。分類梯次推進生活污水治理,推動廁所糞污和生活污水協同治理,確保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達90%以上。加強農村垃圾源頭減量和收運處置,加強鎮級垃圾中轉站建設,確保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覆蓋面達100%。健全農業生產廢棄物回收體系。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水產養殖尾水處理,促進畜牧業綠色發展。

三是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組織文明實踐活動,豐富“文明實踐+”應用場景,常態化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全國文明村鎮示范引領作用,扎實推進移風易俗,加快培育文明鄉風、優良家風、淳樸民風。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充分挖掘狀元故里、石港老街、余西古鎮等歷史文化資源,傳承好運鹽河文化、張謇文化根脈,推進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農耕文化建設。

以上是我的回答,謝謝。

主持人:各位朋友,通州鄉村振興的每一步跨越、每一項實績,都凝聚著社會各界的智慧與汗水。區農業農村局作為推動全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主力軍,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一馬當先、開拓創新”的闖勁、“兢兢業業、干字當頭”的拼勁,“持之以恒、一著不讓”的韌勁,奮力書寫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責任編輯:宣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累計次數:
×